建立车辆专属的电子“病历”,早已成为汽车后市场耳熟能详的口号。从“先行试点”到“遍地开花”,近几年,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已经逐渐普及开来。
为进一步让汽修数据“活起来”,1月7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汽车维修数据综合应用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数据归集、管理和应用等多方面提出要求。车辆“诊疗记录”的实时上传、充分开放,势必能让汽修大数据在产业升级、市场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01深化汽修数据应用恰逢其时
“去年以来,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对个人隐私数据以及汽车出行数据等方面提出要求,这说明我国政府对于数据的管理和安全问题愈发重视。此次《通知》的发布,也是从汽修行业的角度印证了这一点。”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杨小勇对记者介绍,汽车数据可以分为两部分,车辆行驶中产生的动态数据,以及掌握在主机厂、4S店以及维修厂手中的静态数据。在静态的维修数据上做到公开化、系统化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是基础性要求,能够在推动车辆安全、维修保养以及保障消费者权益等方面起到正向作用。
对于维保企业而言,可以对即将维修车辆的历史故障和维修记录进行查询,为快速找到解决方案、提高故障分析判断能力和维修效率提供技术支持,数据质量则显得尤为关键。《通知》还提到,从数据归集范围、数据时效管理和数据传输质量上入手,强化汽修数据的质量管理,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实现维修电子记录数据的实时归集。
按照《通知》要求,要从维修服务品质、车辆技术水平等方面深入挖掘数据信息资源。其中,《通知》强调,要助力开展二手车透明交易。各地交通运输、商务等主管部门,在依法保障数据安全、确保车主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对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数据进行脱敏后,可向二手车领域依法有条件开放相关数据的查询服务,推动二手车透明交易。此外,《通知》还鼓励有条件地区依托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数据,为出口二手车提供车辆维修情况证明。
长期存在的“柠檬效应”一直是二手车市场发展道路的一大阻碍,在查博士首席执行官段学超看来,《通知》从深化维修数据应用方面助力二手车交易透明化,一方面顺应了二手车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也能够助力二手车行业的快速转型。
“受全球芯片短缺等因素的影响,2021年的新车市场普遍面临供给不足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段学超说,二手车市场的春天近了,困扰市场许久的诚信问题亟待解决,以确保市场的腾飞。《通知》的适时推出,则解了二手车市场的燃眉之急。此外,新康众首席运营官李逸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汽车维修行业仍存在过度维修、维修信息不透明、维修费用偏高等乱象,推动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不仅能提升维保企业的服务质量,也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进而搭建社会监督体系,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正如《通知》所言,要突出汽修数据的公益属性定位,加强数据开放共享、丰富便民服务内容并完善车主评价机制。汽修行业的数字化不仅能够摆脱以往消费者因信息不对称所处的劣势地位,还能给予消费者选择、评价服务的权利,倒逼汽修行业提升服务质量。此外,通过远程智能诊断、保养提醒等多样化服务的开展,可让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真正落地,切实利好消费者。
02数据系统建设基础弱、推进难
由于汽修行业数字化基础较薄弱、推进难度较大,政府对汽修数据的建设工作已持续多年。自2014年交通运输部提出建立覆盖全国的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至今,政府在相关政策上不断发力,从数据收集、共享、互通,到分析、应用,逐渐打造起汽修大数据体系。“目前,第一阶段的汽修静态数据管理已取得一定成效,各省积极参与,为后续汽修大数据的建设打下了基础。”杨小勇向记者介绍道。
据悉,早在2016年,交通运输部便正式启动了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建设工作,确定在江苏、湖北、杭州等省市以及相关汽车维修和生产企业开展试点工作。
2017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开展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计划在江苏、浙江、湖北、山东、广东、贵州等试点省份开展系统建设,全面部署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建设工作。
在2019年修订的《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中,再次强调了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重要性,对汽修企业如实填报、及时上传维修数据提出进一步要求和监管措施,推动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的规范化进程。此外,该规定还要求主机厂、维修系统管理第三方应当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开放相应数据接口,形成从上游技术数据到下游运营数据的监管。
近几年,全国各地开始加速推行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建设,旨在通过大数据推动汽车后市场转型升级。
以厦门为例,截至2021年,厦门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已对接汽车维修企业248户,全部覆盖一类、二类维修企业,累计采集495万辆次维修记录,96万余辆汽车有了自己的“健康档案”,覆盖整个厦门市汽车保有量的55%。
此外,2021年遭遇特大暴雨灾害的河南,在应对暴雨灾害期间,依托了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积极响应群众的用车需求,开通了维修企业救援业务提醒及24小时营业提醒功能,方便群众应急修车、日常养车,让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真正发挥作用。
此外,越来越多维修企业的相继进入,让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建设工作更加深入。李逸告诉记者,当前天猫养车所有加盟门店均已使用F6系统,根据各地要求,F6对接监管部门建立的数据接口,方便各地的维修门店上传车辆里程、维修时间、维修项目、更换零部件等车辆维修信息。
据了解,目前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对接汽车维修企业达8.56万户,占全国汽车维修经营户的23.7%,基本覆盖了全国一类、二类维修企业。在数据归集上,已累计采集6.3亿辆次维修记录,为1.3亿余辆汽车建立了健康档案,覆盖全国汽车保有量的43.8%。
03用好汽修大数据还需分步走
尽管汽修数据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渐得到普及,但无论是在数据归集还是实际应用上,仍存在诸多桎梏。有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推进仍不算十分理想,采集到的数据究竟能否满足综合应用推广的要求还有待商榷。杨小勇也表示,如今顶层设计上相对完善,但具体实施仍需继续摸索。
在杨小勇看来,汽车行业的数字化建设应该分三阶段推进。“在第一阶段汽修静态数据归集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下一阶段将重点放在汽修数据与物联网的结合上。之后是第三阶段,对动态出行数据的处理。”他说。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汽车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结合起来,在一个大数据平台上,整车厂商或汽车服务商可基于道路数据、环境感知数据等动态数据获悉车况、车主驾驶行为等数据,为车辆的维修保养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
“维修行业应该要和物联网挂钩,从设备、维修工人到维修方法和流程上,实现全方位的升级转型,避免手动录入数据产生的数据可靠性存疑等问题。”杨小勇对记者说,汽修大数据若想真正发挥效用,必须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处理、大数据、边缘计算和物联网六大要素入手。
“从装备的物联网化,到维修厂的管理体系联网,再到设备的边缘计算,最后结合信息化系统的运用,结合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快速迭代。这六大要素的运用才能保证维修工具一旦使用,就能自动上传数据,这才是从源头上开始建立汽修行业的数字化。”他说。站在二手车交易服务平台的角度,段学超表示,电子健康档案之于汽车后市场,就像支付宝之于电商行业,充当了整个行业基础设施的角色。“支付宝的出现,让更多消费者在网上放心地购物,从而推动了电商行业的发展。汽车后市场也同样需要借助电子健康档案,让老百姓敢去独立机构维保车辆、敢于购买二手车。”他说。
不过,若想打造这种透明化的消费环境,汽修大数据的建设仍需努力。
段学超指出,我国汽修数据的历史根基并不好,很多主机厂、维修店、保险公司收集的数据不够真实、完整,修理厂使用的系统五花八门,维修人员上传数据的能力和意愿也更不相同,且各企业采集数据的维度、口径不同,给归集、整理带来极大的难度。因此,段学超强调,若想从源头上解决汽修数据的可靠性问题,必须从系统和数据的统一性入手。
“下一步,汽修大数据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数据收集整理,另一个是数据产品应用。数据收集需要统一系统和管理,这要有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导。在出口上,需要更多科技类平台作为桥梁,为消费者提供智能化服务,让消费者轻松获取数据,推动行业整体转型升级。”段学超如是说。
本文来自中国汽车报,详情请查看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