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
这是新年第一次国常会。会议强调,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多位从事养老产业的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政策红利下的银发经济与中老年消费群体生活密切相关,涉及老年人康养服务、医疗护理、适老化改造等多方面,确实蕴藏着巨大市场机会。但银发经济也面临供给产品数量少、供给服务质量低、欺诈老年人频发等多重挑战。在发展壮大银发经济过程中,产业界更多希望各部门能从增加养老产业投资额、产业税收减免、养老服务标准建立等方面不断完善政策。
老产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本次国常会提出,“要切实履行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责,加强老年人基本民生保障,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的探索必须基于长周期和高质量的发展,必须抢占新赛道,获取新机遇。”晚安家居集团执行总裁、湖南省花开有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泽岑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有老龄研究学者认为,在憧憬银发经济发展潜力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银发经济的发展存在专业人才紧缺、资本缺乏投资动力、产业扶持政策缺位等问题。
2023年12月,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官网发布的《社会服务机构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调查报告》显示,在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社会服务机构面临的“工资待遇低”“服务人才匮乏”“员工劳动强度较大”“员工队伍不稳定,流动性较大”等问题整体较为突出,可见人力资源和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是社会服务机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国有控股养老产业公司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养老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工作强度高,工资水平低,人员缺口大;二是专业化水平较低,管理人员良莠不齐;三是职业认同感不强,持证考试考核含金量不高、认可度非常低;四是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考核未形成规范化、标准化。”
针对老年群体健康管理,基本公共服务也需要在供给端发力。达晨财智董事总经理、晨健医疗基金合伙人徐渊平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养老产业将来肯定特别大,但是得有一个发展过程,10年以后这个产业赛道基本就稳了。”
他坦言:“资本看好养老赛道,一些嗅觉灵敏的投资机构已经在布局了,但目前阶段这个赛道好的标的少之又少。”
以老年痴呆早筛工具为例,国内已经出现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人群筛查的AD早筛试剂,但由于没有进医保体系,加之价格较高让老年人“望而却步”。
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会长王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阿尔茨海默病早筛作为基本公共服务进社区是完全可实现的,但是目前早筛工具价格太贵,如果医保能够兜底一部分,部分老年群体可以提前实现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为家庭和社会都能减轻不小压力。”
随着长寿时代来临,如何让更多老年人享有普惠可及的养老服务变得十分重要。我国社会服务机构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多样,利用扎根社区的特点和了解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独特优势,完全可以发挥专业优势,为广大老年人特别是困难老年群体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社会支持和精神慰藉服务。
陈泽岑则坦言,“养老这件事需要分层、分级管理。对于一部分老年人,我们要在物质上帮助他们,比如家庭适老化改造,让他们的生活更便捷、环境更宜居。对于新时代的活力老人,我们要重视他们的精神需求,给予他们关爱和陪伴,让他们感觉到被重视、老有所依。”
如何发展壮大银发经济?
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预测,2030年,老龄产业潜力届时将占到GDP的五分之一,2050年将达到三分之一。特别是“60后”“70后”相继步入老年,将会给老龄产业带来新图景。
国常会要求,要运用好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作用,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共同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
银发经济发展面临供给产品数量少、供给服务质量低、欺诈老年人频发等多重考验。如何解决银发经济面临的这些挑战正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上述国有控股养老机构负责人认为:“银发经济上述挑战如不解决,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会导致银发经济产品和市场服务供求不对称;养老行业发展不均衡;以及银发群体难以放心消费,客观上抑制了消费潜力的释放。”
银发经济供给产品数量少的原因之一是,当前养老产业面临着“有需求、没市场”的困境,即庞大的老年群体需求尚未形成现实的购买力。这一难题如何破解?
开源证券社会服务首席分析师初敏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分析,银发人口随代际迁移呈现显著需求分层。对于50~65岁退休或临退休的健康老年群体,情感和自我实现仍是其核心消费诉求,更偏好旅游、教育等精神文化类消费;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滑,生理、健康需求开始逐步占据主导,由此带来银发经济供给侧的细分与迭代。
上述国有控股养老机构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作为从事养老产业的市场主体,首先需要做到真正洞察老年群体的需求,精准匹配服务;其次通过信息化打通养老机构、社区、家庭等信息孤岛,打破所有物理空间的概念,同时有针对性推出个性化、定制化养老服务,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同时,还要把商业养老、多元化支付发展起来,促进养老产业可持续、有效推进。
陈泽岑坦言:“银发经济目前处于‘黎明前的曙光’阶段,产业爆发等待的只是一个时间窗口和机遇。当前,养老产业从业者,一方面必须整合产业链,实现更有效的资源整合,促进养老行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学会利用流量提高营销效率,探索打造养老产业IP,推动银发市场的持续发展。”
老年人晚年的痛点在哪里?
国常会提出,要持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重点解决好老年人居家养老、就医用药、康养照护等急难愁盼问题,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在上述国有控股养老机构负责人看来,尤其需要的是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适老化改造等服务。
王军认为,适老化改造对于老年群体融入社会,重新实现自身价值十分重要。
“解决老年群体急难愁盼的问题,必须基于对老年人需求的真正理解。发展银发经济也不止于单一的产品和服务,而是一套涉及老年人生活方方面面的解决方案。”陈泽岑透露,他所在的公司承接了2023年长沙适老化床位改造项目的一大半。而承接城市适老化改造项目也是其公司的赢利点之一。
“发挥老年人的‘余热’,放大老年群体的价值应更多放在社区层面,因为老年人有时间、精力和热情,他们很多人希望通过实现自身价值来找到归属感。”王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老年群体退休后,政府应该提供一些平台,比如社区志愿者服务、老年大学或者老年训练中心重新接纳老年群体。从健康管理角度,社会公共平台有入口让老年群体重新融入社会,身心愉悦和活跃健康的大脑有利于预防老年痴呆等疾病。
最近一段时间,湖南乾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正乾忙着推动老年痴呆早期筛查工具进入各省份医保系统。“但这个事情推起来异常艰难。”戴正乾所在的公司基于尿液检测、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人群筛查的AD早筛试剂,通过简单尿液检测方式,排查未来患病风险。
上述国有控股养老机构负责人希望看到政策不断优化。他建议:
- 一是增加养老产业投资额度,提高养老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和养老一线人员岗位补贴标准,落实长期护理保险的全面实施;
- 二是加大减免养老企业税收力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 三是大力支持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提高在养老标准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
- 四是设立养老产业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养老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养老服务的创新和改进,提高养老机构的设施和服务水平。”
本文来自人民网,详情请查看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