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变“认钱” 为何中国的认证市场会在怪圈中徘徊?

“有机”、“绿色”、“纯天然”、“3C”、“CMA”…..各种夹杂着英文缩写的认证标志铺天盖地,认证体系名目繁多,却真伪难辨;认证咨询、认证中介、认证代理,各类身份不明的认证服务机构遍地开花,有钱就能买认证仿佛不再是黑幕,而是最普通的常识。

图片

种种隐秘的潜规则,使本该是诚信砝码的各种认证体系,成为新的利益蛋糕。围绕认证,市场正上演着一场无中生有的圈钱游戏。有需求之处,自然是商机。当众多企业迫切为进入市场或将企业附加值的来源寄托在一张认证证书之上,围绕认证及其相关服务,正形成一块巨大的利益蛋糕。

从“CCC”到“ISO9000”,从“绿色”到“有机”再到“CMA”……各种名目繁多的认证,给了急于开拓市场或取信于市场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一条“提升身价”的捷径。认证变“认钱”的“潜规则”盛行,弄虚作假走过场司空见惯,一些认证已沦为部分企业自我美化的“假面具”。一旦认证变“认钱”,证书便是一张废纸,“承诺”便是一句空话。

图片

认证是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证明一个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符合相关标准。作为一种无形的合格性评定,认证怎样成为一种产品?其价值从哪里来,为何会成为一座可以买卖的“金矿”?

许多消费者都表示在买东西的时候会查看商标和认证,尤其是对于蔬菜瓜果等食品的有机认证,和工业产业等企业的ISO9001认证。然而,网络上和舆论中曝光了许多的认证乱象,尤其是只认钱的“认证”越来越多,这些所谓的“认证”让认证机构获得了许多利益,可究竟让百姓失去了什么?

认证变“认钱” 为何中国的认证市场会在怪圈中徘徊?

“认证”只认钱,让百姓多花了许多冤枉钱。现在,许多百姓和家庭都越来越注重食品的有机和产品的质量。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唯一能够判断这些问题的方式就只能依靠相关机构的认证标志。但是,越来越多只认钱的“认证”,也为百姓购物带来了困扰。据了解,在市场上,普通黄瓜2元一斤,绿色生态的10元一斤,有机则是要20元一斤。对大部分百姓而言,20元一斤的黄瓜已是天价,但是,为了家人和孩子的健康,也会有许多百姓选择购买有机黄瓜,可认证市场的乱象也难免让人在疑虑这些有机认证是否是真的有机,恐怕其中,也难免有人花了不少的冤枉钱。

“认证”只认钱,让百姓对政府失去信心。在笔者看来,百姓多花钱是为了买个安心,但是,花钱事小,伤身事大。认证机构越来越混乱,所谓的认证就会越来越不靠谱,没有经过严格监督的认证,难免其中会出现不合格的现象,这样的公司甚至产品的上市,到最后让百姓的健康和财产受损,只会让百姓对政府越来越失去信心。

认证权威性的前提是认证检测本身要经得起检验  诚信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石

笔者经了解发现,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队伍远比想象中的庞大。然而,对这一领域的监督力度却与之发展的脚步不匹配。

图片

目前,在技术上,第三方实验室首先需经过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认监委)颁发的CNAS认可,而行政上则需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CMA认证。

图片

在进行具体行业检测业务时,还需经过其行业主管部门的授权。例如,建筑行业检测需通过建设部授权,环境行业检测则需通过环保部授权。

然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尽管颁发认证认可的政府部门对第三方检测机构定期进行检查,“但目前的监督机制很难满足整个行业的发展,作弊之风盛行!”

“现在的考核水分很大,检查团来实验室前,所有的准备都做好了。”一家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业务员向笔者透露,“等于考试作弊,无论怎么考都是满分。”试想,这样认证机构怎样确保检验检测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此外,一些企业为了能够顺利申请产品质量证书,往往要求第三方检测机构在下单之后一两天内就出具检测报告。在这么短的情况下,第三方检测机构要么选择不做,要么出具假报告。为了维护客户关系、争取到客户,多数第三方检测机构会选择直接撰写报告。

图片

“实验都没做,怎么能出报告呢?”对此,从事检验检测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贾某很是痛心。然而,在一些小型第三方检测机构中,这样作弊的情况几乎成了潜规则。

毋庸置疑,这对于正规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而言,目前的行业乱象造成了不公平竞争,这会让正规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失掉很多市场份额,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国内一家从事机动车尾气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闫清就向笔者透露,在机动车尾气检测领域,一些第三方检测机构为了盈利,不惜违背诚信、违规操作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出具虚假的检测报告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检测站利用高通过率获得车源,而真正先进的、可以快速真实检测出机动车尾气排放数据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却被假冒设备产品挤压得没有了市场。这样,政府部门不但无法真实地掌握机动车尾气排放数据,还严重影响了机动车污染防治政策的实施效果,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

图片

“对正规的民营检测机构而言,造假节省下来的成本远比风险小得多,但对中小检测机构来说正好相反。打个比方,帮助客户造假也许会为公司节省最多20%的成本,一旦因为检测造假出现问题,带来的损失则多半会让公司因为丧失公信力而倒闭。因此,企业要想不断壮大,获取长期的盈利,检测机构必须选择遵守诚信。”闫清强调说。

但在在闫清看来,诚信必须和良好的市场秩序分不开。如果企业和消费者在各方监督下,无法再通过假报告、假证书获得长期利益,企业和消费者自身便会要求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准确的检测报告。这样,第三方检测才能真正起到公正、权威的作用。

为何认证变成“认钱”? 背后绕不开一个“利

从表面上看,认证变“认钱”的背后是企业和认证机构的利益交换。企业愿意花钱买认证装点门面,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认证机构也希望顺手牵羊,利用认证的权力为自己谋些好处。但追根溯源,认证变“认钱”的违法成本低,则是潜规则大行其道的症结所在。

对于商家而言,一份合格的检验检测报告,不仅是进入电商平台的“敲门砖”,也是发生质量纠纷时的“护身符”。有需求就有市场,这种情况下,不良机构瞅准商机,做起了“背书”生意。这其中,浑水摸鱼的冒牌货不少,“正规军”亦有之。久而久之,便滋生出一条买卖检测报告的黑色产业链。

图片

认证检测愈加受重视本是好事,有利于市场的规范运作。近些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市场发展十分迅猛。可另一方面,该行业的乱象也不少。整体上看,制度设计还不完善,供给质量不高;法治环境和政策措施不够健全。具体到从业机构和人员,有的未经批准非法开展认证活动,认证证书、检测报告真假难辨。有的收取红包、索要不合理差旅食宿费用,认证变“认钱”。有的规则意识淡薄,关键认证环节走过场……认证检测,是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自身若不过硬,抹黑了行业,更会败坏整个市场。

更关键的是,认证变“认钱”不仅仅是诚信问题,而是触犯法律行为。认证市场并非无法可依,既有《民法典》《产品质量法》,也有《认证认可条例》和《认证机构管理办法》,规定了认证机构出具虚假认证结论的法律责任,以及撤销文件、罚没收入、责令整改、追究刑责等等。认证市场出现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相关法律有没有得到尊重、落实的问题。

事实上,一些认证机构、企业和中介组织为谋取非法经济利益,采取乱认证、假认证的方式欺骗、误导消费者,明显涉嫌商业欺诈,有必要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要严惩只“认钱”的认证机构。对问题认证机构敢于撤销其认证资格、罚款、没收非法所得,直至赔偿、追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要严惩那些花钱买认证的企业,花钱买证,事关企业诚信,一旦发现这种不道德企业,应该将其不良行为记录在案,进入社会信用体系中,让其为自己的失信行为埋单。

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了改善我国营商环境,对这些扰乱市场正常经营和严重影响政府形象的各种“认钱”认证,是否应该全部清理和取消了?

本文来自车辆真信息库,详情请查看原文链接

(0)
上一篇 2021年10月29日 上午10:39
下一篇 2021年10月29日 上午10: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