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乱象
-
拉萨:一车检机构人为更改标准气体值,被罚10万元!
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作为第三方检测企业,是防控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重要关口,必须严格落实对机动车检验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的规范,对机动车排放尾气进行检验。
-
检验检测乱象频发!抽查报告300份,竟然发现120余条问题,到底该如何规范?
一份检测报告有问题,出具报告的检测机构有责任,委托方也有风险,轻则不能准确表达检测过程、检测结果、产品质量,重则可能因为检测报告的无效给企业带来质量风险。
-
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解析5-检测执法工具选择与市场应用中的失败(上)
实际上,我国的机动车检测设备不仅五花八门,还出现了“李鬼”围打“李逵”的情况。由于我国汽车排放检测执法工具选择和市场应用中的失败,造成我国汽车排放污染严重失控。
-
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解析4-我国实施机动车标准的目标已失败(下)
南华仪器公司生产的劣质“汽车排放分析仪”,通过“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成为“法制计量检定规程”,还冒充成为考核“简易瞬态工况法设备、稳态工况法设备、双怠速法设备”的法制计量检定规程。
-
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解析4-我国实施机动车标准的目标已失败(中)
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创新技术依靠颁发新标准赢得市场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技术优势的新标准的编制和颁布实施,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先进性。为此,争夺标准制定权就是争夺国际市场话语权!
-
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解析4-我国实施机动车标准的目标已失败(上)
如此混乱的标准,也体现了我国现阶段机动车排放技术标准限值的不科学性,造成了机动车污染防治实施标准降低大气污染总量的目标已失败。我们认为,机动车排放标准的编制不应被权利、关系左右。
-
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解析3-我国对机动车排污监控管理已失败
二十多年来,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政策、法规、标准等非常混乱。我国机动车检测普遍造假,无法通过检测找出超标车禁止上路行驶,没有真实汽车检验数据支撑科学降低机动车污染量等一系列问题,证实我国对机动车排污监控管理已失败。
-
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解析2-我国推广的“I/M制度”已失败
我国在“检测”的实施中没有选择科学有效的统一检测方法,更没有严抓检测设备精准度技术考核(目前,我国取消了检测设备检定合格和须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管理),造成“I/M制度”在我国已根本性失败。
-
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解析1-上世纪末美国推行“I/M制度”成功的经验
美国推行的“I/M制度”被欧盟、加拿大等多国借鉴和推广使用,正确理解“I/M制度”和严格按措施要求推行,让各国对在用车辆尾气污染控制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因此,该也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借鉴和推行降低空气污染的好措施。
-
出虚假报告、人为干扰检验结果,机动车违法检测为何无监管?
针对北京检测场弄虚作假牟利的现象,通过“专家”考核的“稳态法”也没有防止人为作弊。政府花重金招标建设和运营的《机动车排放I/M制度监管系统》项目似乎形同虚设了。这是什么情况???